兩種不良風氣引起的一點思考
古語雲:勿以善小而不爲,勿以惡小而爲之。此言甚是,人心善惡,只在一念之間,一念即爲天堂,一念即成地獄。與人交往要與人爲善,集體生活更應該善待他人。
近來,學校食堂有兩種不良風氣有所擡頭,一是丟飯盆,一是打飯加隊。雖是細節問題,但細節決定成敗,這種影響學校風氣,影響了同學的情緒的行爲,給學校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帶來影響,反映出的是部分同學責任意識和規則意識的缺席。
遵守規則和承擔責任是我們獲得被愛的前提,要知道,讓周圍的人都愛自己,這無疑是一件令人開懷的事情;但是,若想讓周圍的人都愛自己,就必須率先拿出自己的愛。“愛出者愛返,福往者福來”——“出”與“往”,永遠在“返”與“來”之前。史蒂夫•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畢業典禮演講中曾經說過一段話,他說:“人生的點點滴滴,只有當你回首的時候,才會發現其中的軌迹;你無法預測未來,但每當你回首人生,那條軌迹卻清晰可見,串聯起了你的一生。”我們現在培養的每一點良好的習慣,每一點美好的品質,都是爲以後的人生奠基。每一個細節都不能忽略,千萬不要覺得打飯加個隊,順手拿個飯盆是小事,一顆大樹的倒下,常常不是因爲狂風和暴雨,而是一個個肉眼都看不清的小蟲子從內部一點點的齧咬。
有人會說,不就是偷個飯盆,加個隊嗎,至于這麽嚴重嗎?豈不聞民間俗語有雲:小時偷針,大時偷銀。所有的大奸大惡都是從小賤小壞積累起來的,當你貪圖一時的小便宜,做一點小壞事,你就種下了惡因,當被惡所引誘走上邪路,一步步深入進去,突然一天,你會發現自己已經無法回頭,到那時,豈不晚矣!
梁啓超在《少年中國說》中寫道“少年智則國智,少年富則國富;少年強則國強,少年獨立則國獨立;少年自由則國自由,少年進步則國進步;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,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。”我們中國就是靠一代代有德有爲的少年才屹立于世界強國之林的,怎麽也不能讓未來毀在你的手中吧!但是,對自己不負責,怎能對所在的宿舍、班級、學校責任呢,怎麽能承擔起國之重任呢?台灣忠信高級工商管理學校校長高震東說:“國家興亡,我的責任。”這句話值得每一位學子認真深刻的思考,如果一個連自己的行爲都不能負責的人,你還能指望他給別人、家庭和社會做貢獻嗎?
當代著名學者崔衛平也說過:“你所站立的那個地方,正是你的中國。你怎麽樣,中國便怎麽樣。你是什麽,中國便是什麽。你有光明,中國便不黑暗。”我們身邊確實還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,但是這也正是我們的責任所在,正是我們需要花更大的力氣去改進和完善的地方。我們不能只會抱怨牢騷,只會冷漠麻木,甚至仇視報複,那樣的話,我們最終只能是淪爲黑暗的一部分,變成負能量。
對于身邊的歪風邪氣,我們要學會主動出擊,積極抵制,不能任其泛濫。我們要用行動去感化,用輿論去鞭撻,用制度去約束,我們要把正能量積聚起來去照亮身邊的世界,驅逐黑暗,淨化人心。
一中不是誰的,一中是我們大家的。不管你承認與否,你就生活在一中,學習在一中,你就是一中的一份子,抱怨和牢騷解決不了任何問題,破壞和仇視更是只能將問題惡化。海明威在《戰地鍾鳴》一書的扉頁引用過英國十七世紀詩人約翰•堂恩的詩歌片段:“誰都不是一座孤島,自成一體;每個人都是那廣袤大陸的一部分。如果海浪沖刷掉一個土塊,歐洲就少了一點;如果一個海角,如果你朋友或你自己的莊園被沖掉,也是如此。任何人的死亡都使我受到損失,因爲我包孕在人類之中。所以別去問喪鍾爲誰而鳴,它就是爲你敲響。”我們再也不要只會置身事外,只會事不關己高高挂起,我們都要爲一中的未來負起責任。
我們都要找回自己的尊嚴和責任,做一個大寫的人。我們大家也要擦亮眼睛,對自己和身邊的人加強監督,敢于對不良行爲說“不”。孔子曰:吾日三省吾心,我們不怕犯錯,怕的是犯錯而不知錯,怕的是知錯而不改錯。我們要在反省中學會改變著自己,成長自己。當我們都具備了主人翁意識,把一中當成自己的家來建設和呵護時,我們不僅會實現學校日常學習生活的最優化,更是自我成長和覺醒的開始。果能如此,一中距離名校才會越來越近。
附錄:1201班學生集體原創勵志信
我的班級我做主
我的班級我做主
我是什麽,班級就是什麽
我怎麽樣,班級就會怎麽樣
我很重要,班級離不開我
班級很重要,我離不開班級
我對班級負責,班級對我負責
如果我有光明,班級就會陽光明媚
如果我有溫暖,班級就會四季如春
如果我是天使,班級就會成爲天堂
如果我擔責任,班級就會和諧幸福
我的班級我做主
我的班級我奉獻
我的成長我主宰
我的責任我擔當
遵守紀律是我的責任,
認真值日是我的責任,
積極發言是我的責任,
互相幫助是我的責任,
班級風氣是我的責任,
班級榮譽是我的責任
責任使我完善,責任使我成長
責任使我偉大,責任使我崇高
我保證,班級的責任,我必能擔當
我堅信,我們的班級,必定精彩無限
我的班級我做主
我的班級我奉獻
我的成長我主宰
我的責任我擔當